文艺学教研室风采

Body
中山大学中文系(珠海)自从2015年10月建系以来发展迅猛,不仅各项工作步入正轨,而且在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以及团队精神层面都展现出扎实的凝聚力与独特的“文珠”活力。在此背景下,我们初步梳理了既有的教研室状况,既是小结,也是展望,同时又是向学界的汇报与感谢,期待您的更多支持,让“文珠”继续开拓创新、茁壮成长。
文艺学教研室
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,实力雄厚,其中文艺学学科非常具有特色,自始即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研究而闻名。陈钟凡先生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,段凌辰先生《中国文学概论》、《八代文论史》,方孝岳先生《中国文学批评》,黄海章先生《中国文学批评简史》、《中国文学批评论集》,赵仲邑先生《文心雕龙译注》,均在中山大学执教时撰写并讲授,诸先生均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先驱者,为这门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学科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,这一学脉在中山大学一直流传有绪。中山大学文艺学学科还以文艺心理学、文艺美学、东方文艺学驰名国内外,陆一帆先生著有《新美学原理》、《文艺心理学》、《观众心理学》、《文艺学新论》等著作,主编“文艺心理学丛书”,在全国有广泛影响,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国两大文艺心理学学派之一的领军人物。
中文系(珠海)文艺学教研室秉承上述学科精神,力图再谱新篇章,现有教师屠友祥、叶然、杨梓露、陈舒楠等。屠友祥教授的研究领域为:中国文学批评史,符号学理论与现代法国文论,语言哲学。主要著作有:《索绪尔手稿初检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初版,2019年增订版)、《符号学论稿》、《言境释四章》、《索绪尔手稿再检》、《修辞与意识形态》等,屠教授还翻译出版了罗兰·巴特《S/Z》、《文之悦》、《神话修辞术》、尼采《古修辞学描述》等西方文论经典著作,影响深远。叶然副研究员的研究领域为:古希腊诗学,德国美学。杨梓露副研究员的研究领域为:现代西方文论,语言哲学。陈舒楠博士的研究领域为:中国文学批评史,佛教文化与文论。

《索绪尔手稿初检》(修订版)
本教研室旨在建立完备的文艺学、美学学科群,其中第一主干:文学原理;两翼:中国文学批评史,西方文论史。第二主干:美学原理;两翼:中国美学史(跟中国文学批评史有不同之处,牵涉大量书论、画论、乐论、考古出土文物、建筑、工艺、古医书、古农书等材料,或者进一步扩展,可称为“中国审美文化史”),西方美学史。
因此,我们竭诚欢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从事文艺学、美学两大主干和两大同等重要的双翼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教授、副教授加盟,也欢迎历史学科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学者、哲学学科从事美学原理、中国美学史、西方美学史研究的学者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从事西方文论研究的学者、艺术学学科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加盟。欢迎以上学科领域的百人计划教授、副教授、助理教授以及专职科研人员、博士后加盟。
联系人:屠友祥教授
电邮:tuyouxiang@126.com